close

就在各國紛紛祭出各種挽救經濟措施的此刻,行政院也成立國際經濟景氣因應小組,下令在最短時間內提出「有感」的挽救經濟對策方案。只是政府還沒提出有感刺激景氣方案前,已在證所稅、基本工資等多個案子的處理態度上,再度勾起企業更強的「反感」情緒,再加上財經部會說一嘴好政策,而外顯出來卻慢半拍的決策,實在讓人擔心台灣在這波全球經濟衰退潮後的競爭力。

今年經濟成長率恐不能保2,中研院開出第一槍警訊,從馬總統到行政院到經建會、經濟部,說不急是騙人的,馬總統要求儘速提出刺激經濟對策,陳揆也誓言拿出有感方案。

但是,推出刺激方案應該是政府施政的一部分,如果一方面大張其鼓推出刺激經濟方案,卻同時執行讓企業無法承受的政策,政府自認「有感」的振興方案,反而因讓企業「反感」的施政大打折扣,這算盤是怎麼打的?

例如馬總統點名列為立院臨時會第一案的證所稅,最近又再引起討論,雖然在稅負公平學理上的確該課徵,提出此政策是在經濟表現尚佳的今年第一季,當然可以理真氣壯執行推動,而今國內外經濟情勢一路走下坡,還適合強推嗎?就連受社會尊崇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,都評論此時推證所稅政策真是「有勇無謀」,我們的執政團隊能不能聴進忠言,進而想出一個可以解套的方法,不致讓證所稅的推動,削弱我們拚經濟的力道?

基本工資的議題更考驗政府決策能否機動因應環境能力;靠出口掙錢的台灣於出口不振之際,一向會想要擴大內需以挹注經濟成長,但調整基本工資,提高時薪、微調月薪,有可能大幅增加國內服務業或中小企業經營成本,這讓台灣怎麼在困境中拚經濟?

再看政府口中所說延續上次金融海嘯三挺政策,政府雖然說要對企業相挺到底,但是中小企業仍不時發出悲嘆,景氣已經很難熬,但沒能靠勢的中小企業很多還是受盡銀行刁難。

多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模式,是由一群靈活的中小企業做為基礎,默默帶動各項經濟發展,如果政府在此次救經濟的決策中又只著眼於擴大經濟規模,迷思於大企業對GDP數字的貢獻,而忽略了雇用全台灣最大多數勞工中小企業,讓這次不景氣徹底沖垮中小企業,那麼此次的傷害可能會超過2008年金融海嘯。

短期急症有急救的方法,慢性病也有慢性病的投藥方式,相同的藥方,在不同的病症時期,下藥的份量及時機,至為關鍵,政府應多傾聽企業的聲音,不要自覺「有感」,結果卻引起反胃,讓經濟病症更惡化難解,那就糟糕了。

本文出自正妹資訊網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初音 的頭像
    初音

    初音的情報資訊站 - 正妹天地

    初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